作者: 彭傳軍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4-08-20 09:15
近年來,東明縣劉樓鎮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開展移風易俗活動,以“弘揚新風正氣,破除陳規陋習”為目標,創新開展“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行動,培育壯大“黃河岸邊”系列移風易俗工作品牌。
在移風易俗工作中,劉樓鎮始終堅持村民的主體地位,尊重村民的意愿和選擇。以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自治組織管理村級事務,讓村民參與到移風易俗工作的決策、執行和監督中來,增強村民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同時,還注重培養村民的自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充分發揮宣傳陣地作用,在各村黨支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及文化廣場等顯著位置設置移風易俗公益宣傳欄,開展移風易俗宣講活動,派出宣傳車4輛在各村流動宣傳,村內大喇叭定期宣傳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并創新宣傳方式,以線上宣傳配合線下宣傳,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工具,發布移風易俗倡議書、典型案例、公益廣告等內容,從提升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素質、建設文明鄉村等方面多點發力、多方賦能,全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設新高地。
針對婚喪嫁娶中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問題,制定出臺指導性意見和限制性措施,約定操辦規模、待客范圍和宴席標準等。黨員干部帶頭作為,按照發一份倡議書、簽訂一份承諾書、上一堂專題課,“三個一”行動要求,推行“集體婚禮”“白事一碗菜”等措施落實移風易俗,鼓勵青年男女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簡化婚禮程序,反對鋪張浪費,引導村民破除陳規陋習,實行厚養薄葬,減輕群眾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劉樓鎮定期對各村移風易俗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組織志愿者入村開展移風易俗志愿服務活動和宣講活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傳播文明新風。
移風易俗貴在踐行,成在持久。現在的劉樓鎮,紅白事比闊氣、講排場的少了,踐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紅白事封建迷信活動的人越來越多,既剎住了鋪張浪費之風,又減輕了群眾的負擔,使群眾逐漸養成了環保、節儉、文明的生活方式,更牢固樹立了文明鄉風。
通訊員 張喜林 劉漢功 記者 彭傳軍